历史沿革

1938-1949:民国1938年11月12日,成立织金县卫生所,所址设书院魁阁南侧厢房,人员7名,1942年7月1日,改设织金县卫生院,病床5张,业务除承担全县范围内一般医疗任务外,还兼办医药、救济、防疫等事宜,附设产院、戒烟所和调研所,直到民国1949年。其间,院址曾几度搬迁,1944年由书院迁双堰塘报思寺(今三小)内,1947年1月13日迁下堂衛门(今人武部宿舍),1948年12月再迁二岭岗张家祠堂。人员也由初设所时的7人增至12人。

1950-1978:1950年1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原国民党政府织金县卫生院。同年3月,分设门诊和住院两部,负责全县的医疗、预防、妇幼保健等业务。1952年,医技、后勤人员从7人增至15人,病床8张。1953年,全院人员增至25人,病床10张,下辖牛场卫生所和龙场保健站。经上级核定为四等卫生院。1956年,县卫生院正式改名为织金县人民医院,人员增至45人,病床14张。随着业务的开发和需要,将原公卫(防疫)组分出,成立织金县防疫队,直接由县人民委员会领导。1962年7月,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有病床60张,分内、外、妇产科,实行混合护理,1974年12月,原门诊部分中医门诊和西医门诊。

1978-1997:1993年9月,县人民医院升格为正局级单位,时有床位80张,干部职工135人,1997年,被毕节地区卫生局评审为二级乙等医院。

1998年10月,高标准通过省市卫生部门爱婴医院评审;2011年9月,高质量通过爱婴医院复评审;2011年9月27日,高分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

2012年2月29日,成立中共织金县人民医院委员会。

2016年2月创建三级性综合医院纳入全县十大民生实事。

2019年7月14日,胸痛中心建设通过国家认证。

2019年12月8日卒中中心建设通过国家卫健委评审。

2020年1月6日,消毒供应室中心通过毕节市卫生健康局专家组验收。

2020年3月被纳入贵州省第二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

2021年4月被纳入全省第二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单位。      

2021年5月被纳入国家第二批符合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441家县医院名单。

2022年4月被纳入“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