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付江泉:心系一方群众 逆行献计护平安

付江泉:心系一方群众 逆行献计护平安

发布时间:2023-01-18 10:59    本文出处:管理员   

付江泉:心系一方群众 逆行计护平安

筑城请缨出战  返“织”勇挑重担

  “书记,我院党委申请,请求返回织金参加战斗     

  9月3日,面对织金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团式”帮扶队长、织金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付江泉在贵阳通过电话向织金县人民医院党委汇报,主动请缨返回织金参加抗“疫”战斗。

  接到电话,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经过党委研究决定,同意付江泉同志的请战申请,院党委主要负责人随即向付江泉转达了党委的研究决定。

  “泉同志,经过院党委的研究决定,大家一致同意你的请战申请,欢迎返回织金与大家一起战斗同时,请你按照贵阳和织金两地的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按照程序认真做好返岗准备工作”。

  9月7日,经过几天的准备,付江泉顺利返回县人民医院。

付江泉副院长在县人民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主持会议 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此时,织金县的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院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为织金县市县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组长常驻指挥部,而院长按照指挥部工作部署,已经赶赴疫情严重的马场等乡镇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于是,付江泉立即挑起了主持院内工作的重担。

抗“疫”保医两手抓 精心谋划护平安

  人员调度、院感防护工作部署、物资调配、医疗保障,刚接手工作,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亟待付江泉去解决。作为全县最大的医疗单位,承担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很多重头任务。而作为疫情期间县内唯一的医疗保障单位,也承担了疫情期间全县的医疗救治重任。

  疫情要防控,医疗要保障,怎么办?此时全县的抗“疫”战斗激战正酣,面对全县对人员物资的调度,必须无条件支持,面对无数患者的诊疗需求,必须无条件满足,一系列的难题摆在了付江泉的面前。

时间不等人!疫情的严峻和患者的等待不允许付江泉有过多的思考,他结合全县的疫情防控要求和医院的实际,带领全院职工迎难而上,一边调度,一边抓落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保障。

付江泉副院长带队下科室督查并听取科室医务人员汇报工作

在大量医务人员外派的情况下(织金县人民医院外派抗疫人员最多达到550余人,分布在马场、猫场、牛场多个乡镇,8个隔离点等),通过整合全人员、物资、车辆等医疗资源,组建多学科MDT团队,畅通血液透析患者医疗救治通道,保障了全县287名血液透析患者的正常透析,120出诊165次,救治孕产妇急危重症患者11例,接诊普通分娩486例,为慢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2221人次,及时转运患者及陪护1584人,有力保障了群众就医需求。同时,加强对全院医、技、护人员防疫知识和核酸采集技能培训近500人次,为全县一线防疫工作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力量。

  疫情期间,付江泉主持召开院疫情处置、医疗保障等工作调研部署会议多达67次,通过一系列的调整部署,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防疫任务,保障了疫情期间全县患者的诊疗需求。

付江泉副院长带队下科室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和诊疗保障工作落实情况

  经过此次疫情防控战“疫”的锤炼,全院的诊疗服务流程优化、院内感染管控、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应急处置等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他的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批青年干部经过此次战的洗礼迅速成长起来。

献计指挥部    立新功

  疫情期间,付江泉还兼任织金县疫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在做好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和医疗保障工作的同时,他还结合全县的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向市县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指挥部提出了许多及时有效的建议,对全县溯源截流,有效控制疫情,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9月7日,在分析织金县疫情发展走势后,他立即向指挥部提出建议:

  “织金县疫情远远没有达到峰值,要做好更大规模阳性病例和密接处置的应对之策”。

  “在工作中一定要确保“封”控彻底,让整个织金县全部静下来”。

  “要做好以核酸检测为主的‘捞’,要做到不漏一户一人。要将发现的阳性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快’速转到方仓(定点)医院和隔离点,以达到‘灭’的目的”。

  结合全县在疫情防控上面临的压力,付江泉汇同专家组,及时拟写出了“十二条”工作建议。

  如:应对隔离资源不足如何处理、应对运力不足和方舱医院床位不足如何处理、无症状感染人群不能转出如何处理、确保全县正常诊疗的处理如何处理等建议,得到了省市县联合指挥部有关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赞同和认可。

  疫情期间,付江泉同志与专家组一道,共同拟定了24份文件,提出工作建议38条、工作提示21次、工作请示及工作报告12份、完善工作流程7次、工作方案3份,对核酸采集所需医护人员、物资需求测算7次。这些资料,为指挥部正确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全县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