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情深】做个有温度的重症监护人
如果说有一个地方最容易让人们思考死亡而又满怀希望,那重症监护室绝对榜上有名。这里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监护室门内是常亮的灯,不眠的夜。门外是焦灼的心,期盼的眼。很多时候医护人员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关心的动作,一个关爱的眼神都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鼓励与信心。
2024年1月18日晚上,织金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RICU)收治了一个因“车祸伤致全身多处疼痛4小时”的小姑娘。患者入科后意识清楚,查体配合,CT提示右肺上叶肺挫伤,双肺下叶少许渗出,右侧少量气胸,右锁骨中外段骨折,胸5-胸10棘突骨折。入科后按照重症医学科常规护理,予心电血氧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予鼻导管吸氧,加强气道管理,密切观察神志、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予镇痛、止血、抗感染、抑酸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急请相关科室会诊等对症支持治疗。
2024年1月19日早晨查房中,发现患者双眼紧闭,眼角还挂着泪珠。管床护士急忙上前问道:“妹妹,你怎么了,是痛还是想家人了?”这时候她缓缓睁开眼睛,轻声说道:“姐姐,你可不可把手机借给我打个电话给我妈妈?”管床护士连忙点头并帮她拨通了电话,电话中患者表达了自己想吃点水果,可她妈妈还在赶来的路上,医院里一个亲人都没有,电话里传来患者母亲焦急的声音。于是管床护士接过电话安慰她妈妈说:“不要担心,她在我们科室,现在我们就是她的亲人,我们会尽力照顾好她的。”患者母亲在电话里不停对我们进行感谢。挂断电话后,管床护士到医院门口给患者买了水果,又急忙返回科室剥给她吃。在短暂的相处时间里,得知患者是一名在读大学生,我们不停安慰她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一番交流后,患者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2024年1月20日下午,经过精心治疗,这位小姑娘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转到了普通病房。当看到一个个危重患者转到普通科室,其实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见证和肯定,不管平时多累,这个时候我们所有医护人员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长辈时不要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要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作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我觉得要把这句话牢记心里,并运用到我们的护理工作中,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照护服务。
在重症监护室,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但同样能感受到医务人员无处不在的爱与坚守。记得有人说过:“爱是永恒的主题。”我们相信,有爱的守护,就有生命的希望。在重症监护室里,冰冷的仪器代替不了人性的温暖,愿你我做个有温度的重症监护人。
科 室 简 介
RICU即呼吸重症医学科,于2022年11月01日由急诊ICU及呼吸ICU整合,现开放床位14张,有医护人员26人。RICU内的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强,能处理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团结协作的队伍。
目前配备的设备有:拥有14张标准ICU床位配备医疗装备,呼吸机(有创、无创、高流量一体机)14台,床旁纤维气管镜1条,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微量泵及营养泵,冰毯,排痰仪、心电图机、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若干。
诊疗范围:各种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及与呼吸系统有关的多种危重症,如各种呼吸衰竭,重症肺炎,严重器官感染,感染性休克,ARDS,重症哮喘,多脏器功能不全及衰竭。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等。随时可转换为重症医学科病区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
诊疗特色:有创及无创呼吸机等各种呼吸治疗技术,多种生理参数及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如氧输送与代谢监测,CO2监测,血压监测,胃肠营养,静脉营养,血糖控制等。各种中心导管植入技术,不间断机械通气下气管镜治疗技术,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技术等,对多种复杂危重症具有较强综合救治能力。
供稿:王文芬
编辑:方媛颖
一审:曾 巧 张建华
二审:吕 印
三审:黄治龙